一、技术要求
(一)调度分析及管控
1 .断面预警及管控调度: 要求投标人 利用 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水质手工采样加密监测 等数据, 紧盯数据变化趋势,实时跟踪动态分析, 对高值污染物 及时 进行研判, 为管理部门提供断面超标预警,并 结合现场 污染源问题情况 , 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建议。 运用 网络 平台定期调度,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反馈至 相关责任人 ,定期跟踪督导,实现水污染防治的精细化管理。 要求服务期内断面预警及管控调度不少于100次。
2 .专项会议调度分析: 要求投标人在经开区管委会组织召开的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调度会上,对经开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报并提出工作意见。一是 对 河流考核 断面 水质达标情况 及各项污染物进行分析,挖掘存在的问题 ;二是对各单位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 分析 ;三是对现阶段全区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重点污染源问题进行汇报,对整改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合理化工作建议。要求服务期内编写调度会材料不少于 12 期。
3 .四方联动工作响应: 要求投标人结合经开区四方联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参加协调联动工作会议,分析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及进出水情况。紧盯 污水 处理 厂 进出水 水质、水量变化 ,发现水质超标等突发问题,第一时间启动联动响应排查工作,研判分析问题成因,及时推动问题解决,并建立相关问题处置工作档案, 协同 保障辖区内 污水处理厂安全平稳运行 。
(二)研判分析
要求投标人 根据 河流水质 断面监测数据、企业在线监测数据、排污口信息、水文资料等,计算与主要控制目标及指标的差距,并将年度控制目标分解到 每 月,同时分析辖区内河流水质变化趋势,研判区域内各类型污染源的排放特点,提出建议措施。最终形成阶段性 分析 报告、专项 分析 报告等。
1.阶段性分析报告: 利用 经开区 现有断面监测网数据,结合现场调研 督查 情况,定期对 区域水环境质量达标形势、存在问题 进行 分析,对环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进行 总结, 掌握流域污染状况 , 跟踪和评价各责任单位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 有针对性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形成周报、月报、年报等阶段性报告,辅助 区政府 科学决策。 要求服务期内周报不少于 48 期,月报不少于12期,年报不少于1期。
2.专项分析报告: 通过经开区 河流 水质数据、 市政 管网信息、地理信息 、水文数据 等资料,对 区 内 河流水质变化情况、 污水处理厂 进出水水质及运行情况 、 市政管网水质及运行情况、 涉水工业企业 情况 、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季节性 污染 影响 等情况 , 开展专项 调研,形成专项 调查 报告。 要求服务期内专项报告不少于 8 期。
3.方案、总结等材料。 结合经开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全年及季节性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指导全区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对省、市下达的水环境工作文件,进行转发通知,并对全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报告。根据河流水质变化及污染源情况,对相关责任部门发送预警通知或提示单,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快问题整改。要求服务期内相关材料不少于50份。
(三)现场锁源
要求投标人 在经开区长期开展重点水体现场溯源工作,对全区进行日常巡查、延时重访、 跟踪督办 等 工作 ,全面系统的建立污染源清单台账 , 实现日常对重点污染源的调查确认与举报监管,实现对污染源治理效果的持续跟踪。
1 . 河流污染源巡查: 以改善经开区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开展市政、企业、污水厂等重点河流污染源、农村面源等日常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建立污染源清单,并结合跟踪复查、催办督办等工作机制,确保问题有效整改。 通过 管控 水体周边 及岸上 污染源情况,从细节上把握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现状。 要求服务期内巡复查问题数量不少于 24 0处。
2 . 入河排污口检查: 对全区入河排污口开展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管理台账,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治。对纳入监管入河排污口开展定期巡查,对排口情况、排水水质、标识牌设置等情况进行检查,形成工作档案,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管理平台,推进规范化整治。要求服务期内巡查排污口点位数不少于 240 处。
3 . 污染地图绘制: 根据污染源分布情况、河流水质变化趋势、水质监测数据、管网调查情况等信息,整理收集并绘制重点区域、重点河流污染地图, 提供动态的治理咨询服务 。要求服务期内绘制污染地图不少于 28 张。
(四)多元化溯源
要求投标人 基于高科技的多源溯源集成应用,借助 无人机、 便携式 水质 监测设备 、水质指纹分析等技术 手段, 开展污染源 多元化溯源 工作 。
1 .无人机航空排查: 利用无人机空中巡航监察技术,对河流公共水域开展全方位扫描排查,对重点污染河段开展针对性巡航,查看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快速精准锁定河流周边污染源信息,并结合视频影像对污染源问题点位进行现场核查,解析污染来源,精准溯源。要求服务期内无人机排查不少于 48 次。
2 .便携式快速水质检测: 利用 现场 便携式水质 快速 检测分析设备 、检测试纸等 ,对地表水、 排污口、市政管网、 企业 排水 中的COD、氨氮、总磷等污染指标浓度进行检测,对水质进行现场定性,及时掌握水质情况,追溯污染源,从而全面了解监测点水质污染数据。 要求服务期内检测点位不少于 200 处。
3.走航车巡航监测: 运用车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 河流 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实时连续监测及远程监控,实现水样采集、水样预处理、水质自动分析、自动控制、数据采集传输、水质留样于一体的标准化、模块化在线全自动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 辅助 管理 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其水质状况 。要求服务期内走航车巡查检测不少于24次。
4.水质指纹分析检测: 基于已有的基础水质指纹数据库,通过水质指纹检测溯源技术,快速比对诊断排放污染源,精准锁定污染源类型,并通过对上下游或支流河的水质进行水质指纹特征分析,判断断面污染的来源,提供精细化环境监管建议,从而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 要求服务期 内水质指纹检测点位不少于 50 个处。
5.管网潜望镜探测: 利用管道潜望镜等技术手段,对市政雨污水管网、重点问题区域、企业排水管线等情况进行探测排查,查看管网建设及走向情况,查找雨污混接点、私接点、管网破损等问题,推进解决雨水口晴天排水、市政管线雨污混排等问题。要求服务期内管网探测点位不少于24个。
(五)农村黑臭水体检查
要求投标人按照国家及省市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全区农村黑臭水体巡查及复查工作,利用快速检测方式对水质进行定性分析检测,推进问题整治。
1 .农村黑臭水体巡查: 对辖区涉农街镇 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日常巡查, 重点对 国家及省市交办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并持续跟踪督办,确保 完成治理 工作。要求服务期内巡复查问题数量不少于 12 0处。
2 .农村黑臭水体快速检测: 利用 现场 便携式水质 快速 检测分析设备 、检测试纸等,定期对国家及省市级农村黑臭水体及排查发现的其他农村水体进行现场水质检测,结合检测数据判定识别农村黑臭水体,形成检测台账。要求服务期内水质检测点位不少于 100 处。
(六)水质监测
要求投标人对经开区细河、浑河地表水加密监测断面及省控细河土西桥考核断面开展例行水质监测,为精准分析河流水质提供支撑。
1 . 半月水质加密监测: 对经开区细河1 6 处断面、浑河4处断面开展 每半月一次 水质加密监测 , 监测COD、B OD 、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总氮6 项主要指标 ,为全区河流水质分析提供支撑。要求服务期内地表水断面例行监测不少于480处。
2. 考核断面预警监测: 对省控细河土西桥断面开展每周一次断面预警监测 , 检测COD、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P H 、溶解氧6 项主要指标 ,做好断面预警,确保考核达标。要求服务期内断面预警监测不少于50次。
(七)预期工作成果
经开区预期成果提交表 |
序号 | 服务内容 | 成果清单 | 要求完成数量 | 阶段性成果 |
第1 -3 月 | 第4 -6 月 | 第7 -9 月 | 第1 0-12 月 |
1 | 调度分析及管控 | 断面预警及 管控调度 | 100 | 25 | 25 | 25 | 25 |
调度会材料 | 12 | 3 | 3 | 3 | 3 |
2 | 研判分析 | 周报 | 48 | 12 | 12 | 12 | 12 |
月报 | 12 | 3 | 3 | 3 | 3 |
年报 | 1 | 0 | 0 | 0 | 1 |
专项报告 | 8 | 2 | 2 | 2 | 2 |
方案、总结等材料 | 50 | 12 | 13 | 13 | 12 |
3 | 现场锁源 | 河流污染源巡复查 | 240 | 60 | 60 | 60 | 60 |
入河排污口检查 | 240 | 60 | 60 | 60 | 60 |
污染源地图 | 28 | 7 | 7 | 7 | 7 |
4 | 多元化溯源 | 无人机航空排查 | 4 8 | 1 2 | 1 2 | 1 2 | 1 2 |
现场便携快速检测 | 200 | 50 | 50 | 50 | 50 |
走航车检测 | 24 | 6 | 6 | 6 | 6 |
水质指纹分析检测 | 5 0 | 1 2 | 1 3 | 1 3 | 1 2 |
管网潜望镜探测 | 24 | 6 | 6 | 6 | 6 |
5 | 农村黑臭水体检查 | 农村黑臭水体巡复查 | 1 20 | 3 0 | 3 0 | 3 0 | 3 0 |
农村黑臭水体检测 | 1 00 | 2 5 | 2 5 | 2 5 | 2 5 |
6 | 水质监测 | 半月例行检测 | 480 | 120 | 120 | 120 | 120 |
断面预警监测 | 50 | 12 | 13 | 13 | 12 |
二、组织管理及保障
(一)团队保障要求
派驻专业技术服务团队进行现场常驻服务,提供本地化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保证未来在经开区水体达标项目服务工作过程中资源的稳定性,保证团队的稳定性 ,包括:
1.项目负责人1人:负责项目实行质量、进度、管理,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实现项目目标;
2.数据分析人员4人:负责跟踪水质监测数据,研判分析水质变化,实时管控调度,发布污染控制建议与控制目标风险预警等;
3.监测治理人员4人:负责开展日常污染源现场锁源及多元化溯源排查,督导问题整改及工作措施落实,实现污染源科学管控、精准治理。
(二)设备保障要求
为保证该项目的科学、精准锁源要求投标人利用先进设备监测水体质量、寻找污染源头,靶向锁定污染源。要求提供以下设备:
1、可见光无人机1台;
2 、现场便携式检测设备(电化学)1台;
3 、现场便携式检测设备(化学)1台;
4、水质走航车1台;
5、管道潜望镜1台;
6、巡查车辆3台;
三、项目验收
(一)考核验收标准
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要求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验收:
项目数量:每项工作都按照规定数量完成,没有出现漏项、数量不够。
项目质量:每项服务内容均按照约定的标准内容完成,没有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二)考核验收方法及程序
1、项目团队按照项目合同及相关文件逐项收集整理资料,准备验收材料;
2、项目团队对验收材料进行自查,如有问题进行修改,如无问题提交验收申请;
3、由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组织检查验收材料,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核;
4、如提供的验收材料不符合采购文件、报价文件、本合同规定或服务方案相关规定的,支付该项服务阶段性总价5%—10%的违约金。